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
日期:2025-04-02 09:58:07  作者: 来源:  浏览量:1

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。每时每刻,数以亿计的数据流通过网页和应用界面涌入人类生活,这正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绽放异彩的时代舞台。随着"互联网+"战略的纵深推进,Web开发与系统运维领域呈现出持续升温的人才渴求态势——据权威招聘平台数据显示,相关岗位年均增长率达28%,技术迭代速度与人才需求形成双重指数级攀升曲线。

在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竞技场中,Web全栈工程师正从单纯的技术执行者进化为数字产品的架构师。他们运用React、Vue等现代框架构建的不仅是交互界面,更是承载亿万用户流量的数字基础设施;而DevOps工程师则通过容器化部署和自动化运维,确保这些复杂系统在云原生环境中的平稳运行。值得关注的是,自2014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元年以来,计算机应用人才热度呈现持续井喷态势,百度搜索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%,印证着这个时代对数字工匠的强烈召唤。

一、专业概况

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立于2005年,作为福建省首批产教融合创新标杆专业,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已形成"三级认证体系"——不仅荣膺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特色专业群核心建设学科、央财专项重点支持建设项目,更连续五年蝉联校级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榜首。在厦门市"十四五"职教改革中,该专业创新构建"三维联动"育人体系:以工业互联网场景为载体的理实深度融合机制,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项目化教学闭环,以及"政-校-企"协同的智能制造人才孵化平台。2022年立项为厦门市高职高水平专业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

本专业精准对接"数字福建"战略需求,采用"三阶递进"式培养路径:前端架构师(React/Vue技术栈)、全栈开发工程师(Node.js+SpringCloud微服务)、云平台运维专家(K8s+DevOps)。培养面向互联网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行业的Web前端设计、全栈开发、网站运维、网页美工、系统运维、网络数据处理、IT产品销售与支持等职业群,能够从事系统运行维护、网站开发、网络媒体运营、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就业率持续保持98.5%以上。

养定位

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 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信息素养、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 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,具备办公软件 应用、web前后端开发技术、IT系统运维、网络技术应用、数字媒体素材处理等能力, 面向Web前端技术方向的软件开发、IT系统运维工程等行业的网页美工、web前端开发、 全栈开发、IT系统运维等职业岗位,能够从事网站开发、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、维 护、管理,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、办公应用、网络应用、数字媒体应用和信 息处理等操作或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课程体系

本专业采用“理实一体、项目贯穿、工学结合、专才多面”四位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。培养面向互联网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行业的Web前端设计、全栈开发、网站运维、网页美工、系统运维、网络数据处理、IT产品销售与支持等职业群,能够从事系统运行维护、网站开发、网络媒体运营、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
 

 

 

 

二、专业特色

1. 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体系

构建校企协同、工学交替、理实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,实施项目驱动的模块化教学体系。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,自大一第二学期起,选拔有技术特长和创新意愿的学生组建软件开发专班,由校内专业教师、企业工程师、创业导师组成导师组,通过 "项目实战 + 创业指导" 双轨培养机制,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素养的融合提升。

 

2. 产教融合示范项目

与福建国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 "国科实验班",构建 "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成果共享" 的产教融合机制。企业提供全周期协同育人支持,包括智慧教学环境建设、产业项目资源导入、师资能力提升、实习就业服务等。通过校企双导师制,定期组织职业规划、职场能力培养、乡村振兴实践等主题讲座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
 

3. 双向互动工程

深入推进 "双向互动工程":一方面,选派骨干教师赴企业开展技术实践与项目管理,动态掌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,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;另一方面,持续引进企业技术专家承担专业课程教学,开展前沿技术专题讲座,营造校园职场文化氛围,帮助学生提前完成职业角色转换。

 

4. 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

组建校企双元师资团队,开发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生产性案例库。重点建设《HTML5+CSS3 网页设计》《JavaScript 网页交互设计》两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其中《HTML5+CSS3 网页设计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荐课程,形成 "线上 + 线下" 混合式教学模式,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与时效性。

 

 

 

三、师资团队

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8名,产业导师8人。其中,专职教师中副教授职称3名,占比约17%;讲师12名,占比67%;“双师型”教师16名,占比约89%;硕士7名,占比约39%。一名老师入选厦门市科技专家库专家。

 

 

杨婷婷副教授,同济大学软件工程硕士、工学院副院长。厦门市“双师型”教师,被评为厦门市职教高地建设者、中华职业教育社优秀教师、校级优秀教师。主要从事网站前端开发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。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级科研课题多项;在本、专科学报发表论文多篇;主持和参与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,其中《HTML5+CSS3网页设计》入选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项目,首批“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”推荐课程。带领团队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多次获校级一等奖、省级三等奖;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。

 

刘梅兰副教授, 福州大学硕士,厦门市“双师型”教师,首批入选厦门市科技局科技专家库,福建省/厦门市政府采购计算机软硬件、系统集成等专业评审专家。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研发、计算机产品及网络设备、信息技术服务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等领域,主要从事《JavaScript 程序设计》、《数据结构》、《数据库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参与2022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。

 

蔡燕萍,软件工程硕士、讲师。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十余年;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;曾多次指导大学生参加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奖项,荣获优秀创业指导老师称号;主持建设福建省终身教育重点项目;获福建省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。

 

葛武灯,本科、讲师、高级技师,专业负责人,校级优秀教师。曾在企业担任并主持大型网站的开发和测试工作,现主要从事Web开发,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,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职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奖。获福建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。

骆海霞,软件工程硕士,讲师,中级工程师。从事职业教育15年。主要承担是web前端开发课程的教学任务。主持省级级科研课题1项;参与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,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。

 

张烨红,本科,讲师,高级技师。从事职业教育近6年。担任《HTML5&CSS3网页设计》、《JavaScript程序设计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参与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两门,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厦门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并获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
邱雅婷,本科,中级工程师,高级技师。从事职业教育7年。主要承担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》、《Python高级程序设计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曾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课题,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厦门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并获奖。

 

 

师生技能竞赛

教师团队多次获得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:

 

 

2023年度学生获奖项目及具体等级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五、创业就业

根据智联招聘等多个招聘平台数据显示,2024 年对于 Web 前端工程师人员的缺口将达到几十万之多。目前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地 web 前端工程师的薪资待遇更是一飙再飙。来看看 2024 年厦门市前端和IT设备运维岗位需求招聘信息:

 

学长学姐们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硕果累累

 

 

就业创业典型

 

 

学历提升

 

 

部分毕业生专升本情况

 



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