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(AI)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全球经济格局,成为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。为帮助学生把握AI时代机遇,5月13日,信息工程学院组织“企业导师进课堂”活动,通过“产教融合”模式,将前沿技术、行业洞察与人才培养深度结合,助力学子在AI浪潮中“乘风破浪”。讲座主讲嘉宾东软科教育集团解决方案部咨询专家梁鹏远,人工智能专业23级学生参与。
AI技术:重塑世界的“超级引擎”
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,正渗透至医疗、教育、金融、制造等全领域。AI不仅是工具,更是未来社会的‘基础设施’。”企业导师***表示,“掌握AI技术,意味着拥有定义未来的能力。”AI时代没有‘旁观者’,只有‘参与者’。无论是用AI优化校园快递站分拣效率,还是用算法预测菜市场菜价,技术真正的价值在于‘改变生活’。”
在课堂现场,企业导师以“AI+行业”为脉络,展示了技术落地的多元场景:智慧医疗上AI辅助诊断系统可快速分析医学影像,误诊率较人工降低40%;智能制造上工业机器人与AI质检结合,使生产线良品率提升至99.9%;智慧城市中交通信号灯通过AI算法实时优化,高峰期拥堵时长减少25%。“AI的价值在于‘解决问题’,而非‘炫技’。”***强调,“从校园到职场,AI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。”
岗位洞察:AI人才需求与成长路径
针对学生关注的就业前景,导师团队披露了行业一线数据:初级AI工程师、算法专家等岗位薪资,并提出机器学习框架(TensorFlow/PyTorch)、Python编程核心能力、大数据处理等以及跨领域协作、商业思维、技术伦理意识的软技能。强调“企业最看重的是‘实战经验’与‘持续学习能力’。”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“企业更倾向招聘参与过真实项目、能快速适应技术迭代的复合型人才。”接下来将认真学习,以代码为笔、算法为墨,在AI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,书写属于自己的科技梦想。
未来已来:校企共育AI时代弄潮儿
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,更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缩影。我校积极通过业导师’打破象牙塔壁垒,让学生接触真实业务场景,培养学生‘技术+行业’的复合型思维。通过校企联动,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。引导学生在“产教融合”的沃土上,成长为AI技术的“造浪者”。